广东会


河南广东会集团网站全新上线,欢迎访问广东会集团官方网站 ! 广东会集团微博
联系广东会
工作时间:
08:30-17:30 (周一至周五)
新闻资讯

脱贫卢氏奔锦程

       初夏的豫西卢氏,遍山翠绿  ,微风拂面  ,清爽怡人 。
       穿行在卢氏乡间 ,一个个辛勤劳动的背影,一座座现代化的香菇大棚 ,一株株长势旺盛的苗木……处处洋溢着脱贫摘帽带来的喜人变化 ,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香”飘脱贫之路——“一个棚一年能挣四万元”
       5月14日 ,在东明镇涧北村香菇带贫基地的香菇大棚里 ,在铁架上“躺”着的菌棒上长满了香菇。“这里共有40个现代化香菇大棚,不仅能遮阳挡雨,还能保温隔热 ,棚内温度 、湿度都可以精准控制,保证为香菇生长创造最适宜的环境。”技术员徐秋萍说。



       卢氏县强力培育头号扶贫产业香菇,实现了香菇产业升级换代 ,全年出菇、四季上市,今年以来香菇生产规模已达2.3亿棒,同比增长28%。图为丰收的香菇长势喜人 。

       脱贫户莫小成骑着电动车正准备回家,被记者“拦下” ,他支好电动车 ,笑眯眯地走过来 :“这些棚都是林海兴华公司建好租给广东会的 。2018年开始,我陆续包了5个棚,一个棚一年能挣四万元。公司针对贫困户出台了最优惠的政策 ,前期不用掏一分钱,公司就把菇棒和大棚租给广东会 ,技术上有专人指导 ,销售上有保底合同 ,出菇后公司统一回收,扣除前期成本,剩下都给广东会,现在完全不存在想发展没资金的问题。我基本上每天上午就把活干完了,下午就是休闲时间 。”现在的莫小成不仅脱了贫,忙的时候还让几户贫困户在他的大棚里打工,成了带贫户。
       地处伏牛山腹地的卢氏县有香菇种植的传统,但过去的种植方法成本高、效益低,尽管搞了几十年,群众还是一个字:穷!
       2017年,广东会集团经过考察 ,在卢氏县用半年时间建成了现代化的香菇生产企业林海兴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决心做强卢氏香菇产业。
       广东会集团的到来 ,彻底颠覆了当地原有的香菇生产模式 ,生产周期变一年一季出菇为一年四季出菇 ,种植规模迅速扩大,产量品质大幅提高 ,种植模式升级换代 。


       卢氏县规模最大的农业龙头企业河南广东会集团林海兴华公司投资2.8亿元建成占地300余亩的涧北食用菌产业园菌棒厂,年产量达3000万棒,带动贫困户2000余户发展香菇产业脱贫增收。2017年12月投产以来一天不停、持续生产,该菌棒厂是我国规模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的菌棒生产企业。图为菌棒生产线一角 。

       在离涧北村香菇带贫基地不远的林海兴华公司食用菌产业园,记者看到 ,车间内全自动菌棒生产线正满负荷生产,装袋、拌料、灭菌、接种快速完成,整个车间仅有几名工人进行简单地辅助操作 。

     “目前,广东会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菌棒生产线,总投资3亿元 ,年产菌棒3000万个。”

       该公司副总经理左丛丛说,标准化生产使染菌率保持在千分之二以内 ,出菇量高于传统农户种植20%以上。
       左丛丛介绍,公司实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企业负责制定生产计划 、筹集资金、财务管理 、技术研发、后期销售等 ,基地负责组织生产 、技术服务和产品收购,合作社负责引导贫困户按技术规范从事简单的劳动,贫困户为入社农户 ,拥有分红和劳动工资两份收入。“目前,公司在全县15个乡镇50多个村建立了产业基地,有香菇大棚843个 ,直接带动3116户农民脱贫致富,每户年收入在3.8万元到6万元之间。”

       在林海兴华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目前,卢氏县有11.5万人种植香菇 ,年产鲜菇45万吨 ,带动约8200户32000人脱贫致富,香菇产业成为卢氏县名副其实的扶贫支柱产业。


    上一篇:祝贺广东会集团董事长叶传林连获六项国家专利证书
    下一篇:三门峡卢氏县的香菇致富路

    XML地图